創客活動的迷思
        
      
        
  1.39K
 
  
  0
   
      
      
        ·
      
      
        2017/11/05
      
      
        ·
      
      
        2 mins read
      
      
        ☕
      
    WriterShelf™ is a unique multiple pen name blogging and forum platform. Protect relationships and your privacy. Take your writing in new directions. ** Join WriterShelf**
      
        WriterShelf™ is an open writing platform. The views, information and opinions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.
      
  
          Article info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  Categories: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⟩
⟩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⟩
⟩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Tags: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Total: 352 words
          
      
              Like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or Dislike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More to explore
      
       
 
 
 
 
 
 
 



連續三年參加maker faire
這個從美國開始風行的活動 到底對全世界有怎麼樣的改變 ?
實際上看看兩岸對於創客活動,不免顯示與西方文化差異
大陸稱雙創 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,簡稱「雙創」,是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起推動的創新及創業政策
所有所謂的創客空間 原本在美國是分享DIY 工具 可以再創客空間 租借到工具 以及有顧問 或是其他愛好者可以交流。但在大陸馬上變成炒地皮,創客空間、創業交流、孵化器,這些跟原本的意義不相干的,卻都找到依歸一起推出。
有人說對,因為創客最終就要創業,做了個有趣的智慧門鈴只在自己家公寓?不如小量生產來自己販賣,賣得多了就變成了一個生意。
所以Intel、SeeedStudio 也參加maker faire 嘗試炒熱氣氛,再加上Hwtrek 這樣的媒合平台,以及Kickstarter ,Indiegogo 等這個風潮就這樣吹阿吹 吹了三年。
而今年Intel收了 Edison; 而這年Arduino cc, org 又合併;這一年Hwtrek也收了。
到底這三年發生了甚麼事情?
再次證明小小的群眾力量,其實真的是小眾,無法抵抗大規模的製造?
持續觀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