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SAP的驚鴻一瞥
        
      
        
  1.87K
 
  
  1
   
      
      
        ·
      
      
        2018/05/21
      
      
        ·
      
      
        2 mins read
      
      
        ☕
      
    WriterShelf™ is a unique multiple pen name blogging and forum platform. Protect relationships and your privacy. Take your writing in new directions. ** Join WriterShelf**
      
        WriterShelf™ is an open writing platform. The views, information and opinions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.
      
  
          Article info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  Categories: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⟩
⟩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⟩
⟩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⟩
⟩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Tags: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Date: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Published: 2018/05/21 - Updated: 2018/05/21
  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Total: 505 words
          
      
              Like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or Dislike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More to explore
      
       
 
 
 
 
 
 
 



兔死狐悲。這年代成功與失敗的距離越來越短,成功越來越困難,成功的模式越來越不確定,令人唏噓感嘆!
看到一些媒體胡扯,忍不住出來寫寫。 ASAP的失敗,其實主要就在於以下二點:
一.6小時到貨的迷失
24HR到貨是當初PChome躍升台灣電商平台第一名的關鍵因素之一,後來已經變成B2C產業的基本物流服務條件與門檻。24小時很實用、很重要、很加分。但是再往前精進,例如ASAP喊的6HR到貨,有機會嗎?
個人認為這是個非常大的陷阱與誤區。24HR對90%以上的消費者已經夠了,再做的更好,感受不大。另一個問題,24HR容易達成,要進化到6HR到貨,成本是以倍數計算,且除了大台北,根本是無法達成。只限於極少數區域才能達成的服務,或者直接說是達不到的服務,越喊只是越扣分。最終雷聲大、雨點小! 可笑的是後面一堆人要來學這個錯誤的策略或噱頭,例如燦坤快三……
6HR到貨只有馬雲/馬化騰這種等級的能做!
二.資金實力的迷失
絕對的資金實力代表一切。
Uitox創立時只有8億資金,加上很少數極其有限的兵力,卻同時要打台灣/大陸/新加坡的仗,結局可想而知! 即便增資到10多億,還是遠遠不夠的!
10億打台灣都是遠遠不夠的,君不見商店街一季就燒了10多億?
100億打大陸都是遠遠不夠的,君不見滴滴打車一年就燒了200多億人民幣?
以上,如果你不是財大氣粗,沒有先準備個100億以上來燒,沒有獨特創新的技術,沒有特定市場區隔的新奇想法,還要前仆後繼做平台,奉勸最好不要,盡早收手。